本文目录一览:
云冈石窟在哪
云冈石窟在山西省大同市西郊武州山。云冈石窟,原名灵岩寺、石佛寺。位于山西省大同市西郊武州山南麓,武州川北岸。武州山最高处称云冈,故名云冈石窟。北魏统治者崇尚佛教,广建寺宇,大开石窟。
云冈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城西约16公里的武州(周)山南麓、武州川的北岸,石窟依山开凿,东西绵延约1公里。存有主要洞窟45个,大小窟龛252个,石雕造像51000余躯,为中国规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。
云冈石窟坐落于中国北部山西省大同市云冈区云冈镇。 云冈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的云冈石窟,有窟龛252个,造像51000余尊,代表了公元5世纪至6世纪时中国杰出的佛教石窟艺术。
云冈石窟位于中国北部山西省大同市以西16公里处的武周山南麓。石窟始凿于北魏兴安二年(公元453年),大部分完成于北魏迁都洛阳之前(公元494年),造像工程则一直延续到正光年间(公元520~525年)。
云冈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以西16千米处的武周山南麓。始建于北魏兴安二年(公元453年),由当时的佛教高僧昙曜奉旨开凿。石窟大部分完成于北魏迁都洛阳之前,造像工程则一直延续到正光年间,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。
云冈石窟在中国北部山西省大同市云冈区云冈镇。
云冈石窟历史背景
1、云冈石窟始建于北魏的文成帝和平初,后来经过其它的朝代维修,形成规模。云冈石窟位于中国北部山西省大同市以西16公里处的武周山南麓。
2、云冈石窟的建造背景是北魏时期的政治和社会情况。在这一时期,民族大迁移导致了南北分裂,北方地区面临诸多风险,政治和社会不稳定。在这种情况下,北魏政府推崇佛教,将其作为统治手段,而云冈石窟则是其基于宗教目的的艺术之殿。
3、云冈石窟的历史背景:北魏,云冈石窟的开凿从文成帝和平初(460年)起,一直延续至孝明帝正光五年(524年)止,前后60多年。此后的东魏、北齐、隋及初唐,平城改为云中郡恒安镇治。
4、云冈石窟始建于北魏的文成帝和平初,后来经过其它的朝代维修,形成规模。开凿的时间可分为早、中、晚三期,不同时期的石窟造像风格也各有特色。
5、北魏时期。云冈石窟始建于北魏时期,当时的北魏王朝正处于政治、经济、文化发展的黄金时期,为了巩固统治地位,大力推行佛教,因此在全国各地兴建了许多佛教寺庙和石窟。
云岗石窟在哪里
1、云冈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。云冈石窟,原名灵岩寺、石佛寺。位于山西省大同市西郊武州山南麓,武州川北岸。武州山最高处称云冈,故名云冈石窟。北魏统治者崇尚佛教,广建寺宇,大开石窟。
2、云冈石窟在山西省大同市西郊武州山。云冈石窟,原名灵岩寺、石佛寺。位于山西省大同市西郊武州山南麓,武州川北岸。武州山最高处称云冈,故名云冈石窟。北魏统治者崇尚佛教,广建寺宇,大开石窟。
3、云冈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城西约16公里的武州(周)山南麓、武州川的北岸,石窟依山开凿,东西绵延约1公里。
云冈石窟在哪里
云冈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。云冈石窟,原名灵岩寺、石佛寺。位于山西省大同市西郊武州山南麓,武州川北岸。武州山最高处称云冈,故名云冈石窟。北魏统治者崇尚佛教,广建寺宇,大开石窟。
云冈石窟在山西省大同市西郊武州山。云冈石窟,原名灵岩寺、石佛寺。位于山西省大同市西郊武州山南麓,武州川北岸。武州山最高处称云冈,故名云冈石窟。北魏统治者崇尚佛教,广建寺宇,大开石窟。
云冈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城西约16公里的武州(周)山南麓、武州川的北岸,石窟依山开凿,东西绵延约1公里。
云冈石窟坐落于中国北部山西省大同市云冈区云冈镇。 云冈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的云冈石窟,有窟龛252个,造像51000余尊,代表了公元5世纪至6世纪时中国杰出的佛教石窟艺术。
云冈石窟位于中国北部山西省大同市以西16公里处的武周山南麓。石窟始凿于北魏兴安二年(公元453年),大部分完成于北魏迁都洛阳之前(公元494年),造像工程则一直延续到正光年间(公元520~525年)。